眼下正到了小麥生長的時期,同時是病蟲害多發(fā)和危害高峰期,同時灌漿期也是小麥爭取穗粒數和千粒重的關鍵時期。建議農民朋友及時預防小麥病蟲害。那么小麥中后期病蟲害怎么預防?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小麥中后期病蟲害防治技術。
小麥中后期病蟲害防治技術:
一、防治時間:
1、小麥孕穗開花期(4月中旬-5月上旬):此時氣溫升高,濕度加大,是病蟲害的高發(fā)期,要以防治病蟲害為主;
2、小麥灌漿期(5月中下旬):此時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,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葉面噴肥,以預防干熱風、增加粒重為主。
二、藥劑配方:合理配方是“葉面肥+殺蟲劑+殺菌劑”。葉面肥重點選擇磷酸二氫鉀、尿素等;殺蟲劑可選擇觸殺性、內吸性啶蟲脒、吡蟲啉、菊酯類農藥等殺蟲劑;殺菌劑可選擇三唑酮(粉銹寧)、多菌靈、甲基硫菌靈等相互搭配使用,不得使用高毒、殘效期長的農藥。
(1)畝用15%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克+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克+磷酸二氫鉀100克,兌水30-50公斤噴霧防治;
(2)畝用15%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克+3%啶蟲咪乳油20—30毫升+磷酸二氫鉀100克,兌水30-50公斤噴霧防治;
(3)畝用15%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克+菊酯類農藥(4.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-15毫升)+磷酸二氫鉀100克,兌水30-50公斤噴霧防治;
(4)若小麥抽穗揚花期間,雨水偏多,有3天以上連陰雨時,防治赤霉病可選用15%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g(或12.5%的戊唑醇乳油20-30ml)+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g+磷酸二氫鉀100g混配。
三、注意事項:
(1)購藥時一定要到“三證”齊全的正規(guī)門店選購,嚴禁使用高毒有機磷農藥和高殘留農藥及其復配品種。
(2)根據病蟲害發(fā)生特點,選擇適用農藥科學配方,進行均勻噴霧,配制可濕性粉劑農藥時,一定要先用少量水化開后再倒入施藥器械內攪拌均勻,以免藥液不勻導致藥害。
(3)用藥量要準確。根據畝用藥量及用水量配制藥液,配制采用標準計量器,切勿隨意加藥。
(4)田間噴藥要選在早晨或下午無露水情況下進行,噴藥后6小時內遇雨應補噴。
(5)嚴格遵守農藥使用操作規(guī)程,做好人員防護工作,施完藥后,要處理好藥劑殘留物,做好施藥器械的清潔工作,防止人畜中毒等不事故發(fā)生。
以上就是小麥中后期病蟲害防治技術,要及時開展防治,對奪取小麥豐產豐收至關重要。更多植保信息請您繼續(xù)關注我們火爆農化招商網及火爆農化招商網公眾號(微信號:nh1988TV),你可以在公眾號中留言或查看更多資訊。
溫馨提醒: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