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主要介紹甘藍黑斑病癥狀、甘藍黑斑病怎么治、甘藍黑斑病防治方法、甘藍黑斑病發(fā)病原因、甘藍黑斑病用什么藥
甘藍黑斑病,主要危害葉片。葉面病斑圓形、橢圓形至不定形,褐色至紫褐色,斑面具有同心輪紋,邊際色較深,外周黃暈顯著或不顯著,濕潤時斑面呈現(xiàn)黑色霉層病癥(病菌分孢梗及分生孢子),病斑直徑4~l0毫米或更大,嚴重時葉面病斑布滿,有的連合成斑塊,病斑外表易決裂或部分脫完工葉面穿孔。葉柄上病斑橢圓形或近梭形,稍凹陷,斑面亦具有同心輪紋和長黑霉。
病菌以菌絲體及分生孢子在病殘體及種子上越冬、越夏。借雨水傳達,從葉片表皮氣孔直接侵入,引起初次侵染。病菌先從下部老葉侵染,在受害的葉片上可不斷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,逐步向上部、內部葉片開展。發(fā)病適合溫度15~20℃,相對濕度75%~85%,發(fā)病潛育期5~10天。該病在南方可周年發(fā)作。春季雨水較多,田間濕度大,秋季露珠重,肥水辦理粗豪情況下,發(fā)病嚴重。
防治要點:
鑒于本病在植株早衰和生勢虛弱時易發(fā)病,因而,在用肥上尤其要重視葉面養(yǎng)分劑的施用;在水分辦理上,留意勿灌溉過度,雨后要清溝排漬降濕,以增強根系生機,進步抗病力。
①大都甘藍種類間抗病性體現(xiàn)情況不明,應加強查詢,留意尋覓抗(耐)病種類。
甘藍是北方人們飲食中常吃的一種蔬菜,在生產過程中,甘藍常受病害危害,品質受到嚴重影響。其中,甘藍黑斑病在高溫、多雨、肥料不足、生長衰弱或管理不力等不利于植株生長的條件下都易發(fā)生,嚴重危害葉片,也可危害葉柄、花梗和種莢等。本文為大家總結了甘藍黑斑病發(fā)病癥狀、原因及綜合防治措施,供大家參考。
甘藍黑斑病發(fā)病條件
黑斑病通常發(fā)生在高濕多雨天氣,相對濕度低于80%不發(fā)病。
甘藍黑斑病發(fā)病原因
甘藍種植過程中,易引發(fā)多種病害,黑斑病就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性病害,主要為害葉片,引起葉片枯黃、脫落,對甘藍產量造成嚴重損失,那么,甘藍黑斑病該如何防治呢?一起來看下。
甘藍黑斑病的危害癥狀:
葉面病斑圓形、橢圓形至不定形,褐色至紫褐色,斑面具有同心輪紋,邊緣色較深,外周黃暈明顯或不明顯,潮濕時斑面出現(xiàn)黑色霉層病癥(病菌分孢梗及分生孢子),病斑直徑4~l0毫米或更大,嚴重時葉面病斑密布,有的連合成斑塊,病斑表面易破裂或部分脫落成葉面穿孔。葉柄上病斑橢圓形或近梭形,稍凹陷,斑面亦具有同心輪紋和長黑霉。
病菌以菌絲體及分生孢子在病殘體及種子上越冬、越夏。借雨水傳播,從葉片表皮氣孔直接侵入,引起初次侵染。病菌先從下部老葉侵染,在受害的葉片上可不斷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,逐漸向上部、內部葉片發(fā)展。發(fā)病適宜溫度15~20℃,相對濕度75%~85%,發(fā)病潛育期5~10天。該病在南方可周年發(fā)生。春季雨水較多,田間濕度大,秋季露水重,肥水管理粗放情況下,發(fā)病嚴重。
溫馨提醒: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