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合理施肥,要重視有機肥和適量鉀、磷肥的施入,控制氮肥施用量,促使植株健壯生長,提高抗病能力。據(jù)我們多年試驗,增施鉀肥和鉬肥,對增強寄主抗病性和提高產(chǎn)量有顯著作用。
藥劑防治應貫徹“防重于治”的原則,嫩莖抽發(fā)后要及時噴藥,才能收到良好效果。噴藥一定要均勻,以噴灑嫩莖、莖枝為主,切不可只噴枝葉。發(fā)病初期5-7天噴一次,發(fā)病高峰期1-3天噴一遍。噴藥后4小時內(nèi)遇雨,應重噴。為避免產(chǎn)生抗藥性,可選用2-3種藥劑輪換使用。
目前,生產(chǎn)中用于防治莖枯病的藥劑主要有:50%多菌靈500-600倍液,用于土壤和發(fā)病期間噴灑;7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每畝175-250克兌水噴霧防治;世高(Score10%WG)1000倍液+75%百菌清600倍液噴霧;50%苯萊特乳油,800-1000倍液,噴霧防治;大富丹(Ditolatan)可濕性粉劑,800倍稀釋液噴灑;0.4%波爾多液(即0.2公斤硫酸銅+0.2公斤生石灰+50公斤水)噴灑;氫氧化銅:1.0-1.4公斤/公頃的施用比例加入足夠的水以完全覆蓋蘆筍株叢。應在蘆筍株叢部分存在游離水分的高濕度下施用,施用期間間隔7-14天?膳c代森錳鋅交錯施用,時間上錯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