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樹經過一個夏季的營養(yǎng)消耗,樹體已逐漸衰弱,而在采果后,梨樹卻進入完全營養(yǎng)積累期,為使樹體快速恢復并增強,防止梨樹由于病蟲害發(fā)生造成提早落葉、二次開花結果,各地梨農應在采果后馬上進行梨園管理。
一、及時做好抗旱保墑
梨樹果實采收后,需及時補充大量的水分和養(yǎng)分,此時,如果水分供應不上,就容易造成葉片大量脫落,導致梨樹秋季二度開花,消耗大量養(yǎng)分影響來年的產量和品質。若天氣持續(xù)高溫干旱,梨園應采取鋪草覆蓋、松土保墑和灌水等抗旱措施。
二、及時施肥
梨樹采收后適時補肥非常重要,但施肥時機要把握好。采收后宜立即采用根外追肥補充養(yǎng)分,基肥應在采后20天方可施用。根外追肥可結合防病治蟲時進行,噴施0.2%的磷酸二氫鉀,以補充養(yǎng)分,促進樹勢恢復和花芽分化。基肥一般應在梨果采收后20天至落葉前進行,通常可在8月底至9月上旬結合采后翻耕松土,重施深施基肥,一般成齡果園每株施畜肥50-60公斤加過磷酸鈣1公斤,或餅肥10公斤加復合肥 0.3公斤。開溝深施,在樹冠滴水線內側,開放射性條溝4-6條或開環(huán)狀溝施肥。溝的位置逐年輪換,施肥溝一般寬30厘米、深20-30厘米。
三、防病治蟲
重點防治好黑斑病、輪紋病等病害和梨網蝽、紅蜘蛛、蓑蛾(皮袋蟲)、星毛蟲、刺蛾等食葉害蟲。
四、搞好清園工作
采后的梨園應及時病果、病枝和園中雜草。通過人工鋤草可起到松土保墑和消滅雜草的目的。采用化學除草必須在高溫干旱季節(jié)過后才能進行,的病果病枝應集中焚燒。
五、拉枝促花芽
枝條生長位置、方向與花芽形成質量有密切的關系。對生長直立的枝條要及時拉枝 (成45度角),這樣一方面能改善樹冠內膛通風透光條件;另一方面可以緩和枝條生長勢,促進花芽分化。